留守老人成為農民工最大“心病”
阜陽市嘉安建筑勞務有限公司萬柳項目部的負責人告訴政協委員,這個工地上共約有500名工人,其中70%來自安徽。
“目前,北京的建筑行業大概有20萬來自安徽的民工。從我們這里的情況來看,工人的年齡結構在45歲左右,他們最大的心病就是家鄉的父母成了空巢、留守老人。按年齡來算,他們的父母大都七八十歲了,開始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到了最需要兒女在身邊照顧的階段。所以,希望委員們能想想辦法,呼吁國家關心一下這些在農村的空巢、留守老人!
對此,全國政協委員王鶴齡、穆可發等表示將會關注這一問題。
民工子女上學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
“現在,跟隨民工來北京的孩子多嗎?他們在北京能順利上學嗎?”全國政協委員李宏塔和吳春梅關心地問。
該項目負責人介紹,“他們的孩子大多數還在老家,這個數字占到95%以上。他們的子女想在北京接受教育仍然受到諸多限制,雖然附近也有農民工子弟學校,但教育成本還是挺高的。而且農民工子女想在北京參加中、高考,現在看來還是難以實現的!
醫保問題讓皖籍在京企業很頭疼
在調研過程中,政協委員們還來到農民工的寢室,和他們拉家常;來到食堂,看他們中午的伙食……當看到工人們可以享受到10個菜的午餐時;當得知工人們每月薪水可以達到5000元左右時,委員們寬心地點了點頭。
該項目負責人說,“現在待遇也好、伙食也好,都已經不再是在京農民工們的難題了,他們的難題除了前面說得在家留守老人和子女入學難外,還有一個難題就是醫療保障的問題。我們建筑公司是在安徽注冊的,無法給工人們參加北京的基本醫療保險,但如果在安徽參保,又不方便職工看病、報銷。所以說,這個醫保的問題,也讓我們十分頭疼!
80后農民工渴望留在京城
調研過程中,委員們發現大學生從事建筑業開始變得越來越多。一位“80后”大學生工人告訴委員,他今后想盡可能留在北京。但他也知道在北京買房子、上戶口都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吳春梅委員告訴記者,委員們此次前往工地進行調研,就是為了了解更真實的農民工生存現狀,為委員們今后參政議政、建言獻策提供更多一手的資料!搬槍Σ煌后w要有不同的幫扶政策,對于農民工二代,要想辦法解決他們在戶籍、社保、住房等方面存在的現實問題;對于城市打工者,要建立規范的勞動力市場,加大技能培訓力度,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,提高社會對他們的信任度。這都是我國下一步需要去研究和解決的問題!眳谴好氛f。(特派記者 李皖婷 王玉 俞寶強 祝亮)
(來自新浪網)